一、填空
1、经口插管时协助患者取,肩下垫一小枕,头向后仰,使口、咽、气管在一条直线上。
2、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,吸痰顺序为—鼻腔—口腔,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秒。
3、每日尿量小于400ml称为少尿,少于ml称为无尿,超过2500ml为多尿。
4、胸腔闭式引流需准确安装引流装置,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,并妥善固定。
5、脑室引流应严密观察脑脊液性状,每日记录和颜色,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。
6、鼻饲时患者应取或床头抬高30°。
7、患者在使用冰毯降温时,一定要严密观察皮肤的,定时变化体位,以防冻伤。
8、石膏未干前搬运患者时,须用手掌托住石膏,忌用手指,注意保护石膏,不要变形与折断。
9、多重耐药菌主要通过传播。
二、单选
1、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应低于患者胸部水平:()
A 60-100cm B 40-60cm C 20-40cm D与胸部平齐
2、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包括哪些?()
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(MRSA)、
B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(CR-AB)、
C多重耐药/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(MDR/PDR-PA)
D以上全对
3、体位引流宜在饭前()进行,每次15~20分钟。
A 1小时B半小时C 2小时D 4小时
4、每次鼻饲前要回抽胃液,胃内容物>()说明有胃潴留,应延长鼻饲间隔时间,减少鼻饲量。
A150ml B 100ml C 50ml D10ml
5、应用TPN治疗最好选用()
A外周静脉B动脉C中心静脉D留置针
三、多选题
1、气管插管患者护理评估的内容包括:()
A.评估发病原因,根据症状的不同来选择插管的方式。
B.评估插管后的通气情况及呼吸、循环改善的情况。
C.评估插管后呼吸道的湿化及痰液的颜色、性质、气味及量。
D.评估气管插管的位置及气囊的充盈度。
E.评估气囊的压力
2、留置尿管健康指导内容:()
A.指导患者必须保持引流管的通畅,防止尿管受压、扭曲,尿袋固定必须低于导尿管,防止尿液倒流。
B.如病情允许,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达到自然冲洗膀胱的目的。
C.保持尿管、尿道口周围及会阴部清洁。
D.向患者讲解长期保留尿管应定时开放的必要性。
E.鼓励患者在床上、床下多活动,预防出现感染和泌尿系结石。
3、胃潴留时,应采取以下措施:()
A延长鼻饲间隔时间
B减少鼻饲量
C给予促进胃动力药
D多饮水
E观察
4、为保持牵引效能,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:()
A被服、用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。
B牵引重量应保持悬空,如坠落在地上或触靠床栏上,都会失去牵引作用,也应及时纠正。
C牵引绳不可脱离滑轮,牵引绳要与患肢在一条轴线上。
D在牵引过程中,身体过分的向床头、床尾滑动,以至头或脚抵住了床头和床尾栏杆,而失去身体的反牵引作用,应及时纠正。
E根据病情决定牵引的重量,不可随意放松或减轻。
5、石膏固定患者应观察:()
A肢端皮肤颜色
B肢端皮肤温度
C肢端皮肤有无肿胀
D感觉及运动情况
E心理变化
四、判断题
1、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的患者,,并应定时排空气囊,以免连续过长时间压迫造成气管粘膜缺血坏死。()
2、呼吸机管道中如有积水应及时倾倒,切忌返流入湿化器内。()
3、机械通气患者应按需吸痰,注意无菌操作。()
4、如长期开放尿管,将影响膀胱的收缩功能,易造成膀胱挛缩的后果。()
5、避免导管阻塞或凝血不是影响静脉置管成败的重点。()
6、患者深静脉置管后避免使用置管侧手臂提过重的物品。()
7、治疗间歇期每3-5天对深静脉导管进行冲管、换贴膜、换肝素帽等维护,做好记录。()
8、胸腔穿刺过程中患者应避免深呼吸及咳嗽,防止针头移位而刺破肺泡。()
9、脑室引流瓶或袋液体排出口应放置高于患者侧脑室角10~15cm水平。()
10、鼻饲后1小时内尽量少搬动患者,以减少流质食物返流引起误吸。()
五、简述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