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题、填空
1.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休克。
2.按照休克的发病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__期。
3.低血容量性休克时中心静脉压___________,心源性休克时中心静脉压___________。
4.各类休克的发生、发展有共同规律,而恢复组织器官正常___________,纠正___________,改善___________,减少休克并发症是治疗休克总的原则和最终目的。
5.休克病人中心静脉压低于___________cm H2O时,表示血容量不足,可以继续补液;若超过___________cm H2O则应减慢补液速度;若超过___________cm H2O时,可能发生心功能不全,应停止补液。
6.严重休克和休克晚期心脏可表现为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,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静脉滴注来支持心功能。
7.休克病人意识表情的变化能反映脑部血液灌注情况和缺氧程度,休克病人神志由___________转为___________状态。
8.休克指数的计算方法为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(mmHg)的比值。正常为___________左右。
9.PAWP正常值为___________,过低示血容量不足;___________示输液过量、心功能不全。
10.气管内插管术是通过特殊器械和方法将气管导管经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置入气管内的技术。
11.气管插管根据插管时是否用喉镜暴露声门,分为___________插管和___________插管。
12.股动脉体表投影相当于___________中点,___________在其内侧0.5~1.0处。
13.电复律按发放电脉冲的形式分为非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。
14.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及四肢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,头顶部出血压迫___________,颜面部出血压迫___________。
15.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超过___________小时,并应每___________小时松止血带2~3次。
16.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___________,判断病情时,应与___________结合起来分析。
17.建立人工循环的方法有两种,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。
18.呼吸频率(f)与潮气量密切相关,对呼吸幅度、形式及速率的监测是很重要的,当f小于__________次/min、f大于__________次/min,是进行机械通气的指征。
19.经皮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,主要经__________或__________,将导管置入__________。
20.在初步分诊后作进一步护理检查,在检查中,应注意“三清”,即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。
第2题、判断题
1.休克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疾病,即有效循环血量相对或绝对不足及器官组织微循环的灌注障碍。()
2.患者血压下降,收缩压<90mmHg或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30%、脉压差<20mmHg,表明该患者可能进入休克状态。()
3.休克病人血压往往低于90mmHg,血流灌注不足,因此所有休克病人都应该输血。()
4.血管扩张剂是一组对微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的药物,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休克期阶段。()
5.休克病人均应尽早给予氧疗,一般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,氧流量4~6L/min。()
6.休克病人输液速度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,一般成人60~80滴/min为宜。()
7.单独应用肾上腺素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手段。()
8.在对休克患者补液中,晶体液适合除心源性休克外各类休克的初期治疗。()
9.感染性休克补充足量的液体是关键环节,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药物。()
10.在休克早期或代偿期,脉压越低,说明血管痉挛程度越重。()
11.颅底骨折、鼻道不通畅、鼻咽部纤维血管瘤、鼻息肉或有反复鼻衄史者禁忌经鼻气管内插管。()
12.积极、有效控制病因,是治疗休克的根本措施。()
13.大多数病人固体温下降有畏寒表现,应注意保持体温在正常水平,护理时宜用热水袋加温。()
14.气管插管的术后护理中吸痰顺序为:鼻腔—口腔—气管内,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。()
15.气管插管后,在拔管时首先吸净鼻、口咽及气管内分泌物,松开气囊,以纯氧过度通气l0min,嘱病人深呼吸,在病人吸气末拔除导管。()
16.静脉切开后插入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久,以免并发静脉炎或血栓形成。()
17.静脉穿刺后如果输注不畅,可用急速负因抽吸,而不宜用力推注液体,以防将管内凝血冲人血管形成栓子。()
18.动脉穿刺部位的选择有股动脉、肱动脉,桡动脉,以左手股动脉为首选。()
19.房颤发病的时间在1年以内,药物治疗无效,可以采用同步电复律。()
20.上臂扎止血带时,不可扎在上1/3处,以防损伤桡神经。()